您当前所在位置:池州民盟 > 参政议政 > 大会发言

关于加快打造长三角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的建议

李玮玮
来源:池州民盟| 发布时间:2025-02-07| 浏览次数:

按: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李玮玮以区政协农业委名义作大会口头发言,被区政协评为2024年度优秀大会发言

自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我区抢抓战略机遇、扬己所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着力把贵池区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推动越来越多“贵池农货”出池东输、进超入户。

一、发展“贵池农货”初有成效

一是基地稳中有扩。积极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58”行动计划,全区已建成特色农产品基地14万亩、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 个,同比增加40%、66.6%,已成功打造国家级、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8个。

二是产值稳中有升。加大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力度,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全区现有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4 家,2022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54.7亿元、绿色食品产业全链产值达到130亿元,同比增长6.8%、8.2%。

三是主体稳中有增。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扶持主体逐年稳步增长。到2023年全区家庭农场达1700 家,农民合作社520 家,其中省级家庭农场26家,国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9家,组建产业化联合体22个。

四是品牌稳中有新。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行动,全区农产品新认证“三品一标”9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发展公用品牌4个,产品品牌20余个。2023年,霄坑绿茶区域品牌价值达8.76亿元

二、做强“贵池农货”面临短板

一是规模“货源地”还不足在全省范围内,与我区农情相似的县区相比较,我区特色农产在品种上是要什么有什么”,山货、土产、水鲜俱全,但在数量上是“要什么没什么基地偏散、产量不上不下,如鳜鱼、茶叶、皖南土鸡等均存在基地规模较小、布点分散,规模效益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

二是精深“加工坊”还不够。总体上看,我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规模依然较小,特别是接上联下的龙头企业更加偏少,企业创新能力、研发能力较为不足,产品加工缺少深度,产品的系列化、多元化不够,副产品开发滞后,未能有效“吃干榨尽”,优质农特产品“性价比”挖掘不够。

三是农企“利益链”还不紧。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之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企农关系出于“买卖”层面较多,形成深度合作和股份关系的较少。“订单农业”虽有发展,但企业对订单农户在农产品生产的策划、组织、推进的精度有待提升。

四是要素“补给点”还不多。产业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分拣包装、仓储保鲜等设施不足,批发市场、产销对接、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等相对落后,物流经营成本较高。专业技术人才较为缺乏,存量人才多数以服务传统种养业为主,增量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现象较普遍。资金瓶颈制约较为明显,银行借贷门槛高、手续繁琐,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较窄。

三、打响“贵池农货”仍需发力

(一)我们不缺优质农产,缺的是高效聚产,仍需在扩规集聚强链上再下功夫巩固优质粮油、畜禽等重点基础产业,加快稻渔、茶叶、黄精、西山焦枣等种植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工程建设贵池区乡村振兴产业园励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产业园。鼓励本土大型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开展国家、省级龙头企业创建,形成以龙头带动的规模化农业特色产业集群。

(二)我们不缺精细作业,缺的是绿色生产,仍需在提升农产上再下功夫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耕地土壤污染防治,集成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模式。提升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水平,强化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巩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深化“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专项行动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推进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追溯体系建设,强化与长三角城市间农产品检验检测互通互认和信息共享。

(三)我们不缺外输通道,缺的是畅通渠道,仍需在健全销售体系上再下功夫。高起点建设一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物流企业建成一批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发展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加强与沪苏浙电商企业、连锁超市等合作,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加强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成为电子商务营销主体。推广“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加强农村电商企业产销对接活动。落实优化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四)我们不缺本土口碑,缺的是众人识珠,仍需在增加品牌影响上下功夫。积极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创建运营“贵池礼飨”区域公用品牌,重点培育“九华黄精”“秋浦花鳜”“皖南土鸡”等农产品牌。充分利用全国、省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各类展会、博览会等平台,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支持企业在上海、南京等长三角大中城市开办农产品展销直销网点建设农业展示馆,提升贵池农产知名度。

(五)我们不缺政策引导,缺的是精准滴灌,仍需在优化要素供给上下功夫。实施科技下乡、能人返乡、青年留乡、企业兴乡“四乡工程”,加强与沪苏浙企业、高校和院所合作,加大本地特色农产品育种技术攻关。稳步提高财政投入,重点支持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冷链物流等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农业设施、活体资产等抵押贷款业务发展黄精、鳜鱼等重点品种种养殖保险。落实农产品加工税收、用电等优惠政策,优先保障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建设用地需求。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同盟池州市基层委员会 电话:0566-2030150
admin@czsmm.gov.cn